比钻石还稀有的宝石:Alexandrite亚歷山大石

如果一颗宝石,白天拥有祖母绿般的莹莹碧色,夜晚则化身红宝石的如血艳红,这真的有可能吗?
 
图片来源:Sotheby’s

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宝石名為「亚歷山大石(Alexandrite)」,别名「变石」、「紫翠玉」,最明显的特徵就是在阳光下呈现绿色、在烛火和白炽灯光下呈现红色,有些还带有特殊的猫眼(Cat Eye)效果;由于这种奇特而戏剧性的变色(Color Change)效应,亚歷山大石被形容為「白昼的祖母绿,黑夜的红宝石」,此一特性也正是这种宝石炙手可热的原因。

图片来源:GIA
 
亚歷山大石属于金绿玉(Chrysoberyl)」矿物的一种,最早于1830年的俄罗斯问世。当时乌拉尔山脉一处祖母绿矿的开採中,偶然发现了这种会变色的金绿玉矿床,这种宝石随后被进献给当时的帝俄皇室。根据传闻,进献时适逢王储亚歷山大二世成年,这种宝石因此得名為「亚歷山大石」。
 
图片来源:GIA

由于亚歷山大石拥有罕见的光学性质,而且数量稀少,是以价格十分高昂,其中又以色泽越纯净、变色效果越明显的亚歷山大石等级越高。然而遗憾的是,虽然乌拉尔山脉的矿藏品质优良,色泽鲜艳度和变色程度均属绝佳,然而由于矿床很快枯竭,因此现今的亚歷山大石多以斯里兰卡、巴西、缅甸及东非出產的宝石為主;但新兴矿床开採的宝石多数仍无法与乌拉尔山脉出產的相比,除了变色程度不够明显,宝石也多偏灰绿、褐红等暗淡色泽,未免艳丽不足。

图片来源:GIA
 
时至今日,色彩鲜艳的红绿色亚歷山大石已近乎绝跡,可遇不可求,我们只能从留存下来的古董首饰上,一窥知名的乌拉尔山亚歷山大石真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