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IWC大飞抗磁能力的关键设计

喜爱飞行表的朋友可能会知道IWC旗下的的Big Pilot's大型飞行员(大飞)属于德式飞行表的风格,例如面盘12点钟时标为正三角形加上旁边两个圆点就是其不变的标志,而这设计是从1930~1940年(包含二战时期)德国空军表的面盘样式得来,本意是容易辨识12点位置,最后则变成德国空军Luftwaffe的象徵。另外这款表的底盖通常也会鐫刻相关的飞机图腾,不过就在金属底盖下,其实还藏着一个关键设计,这使得大飞拥有能对抗磁力作用的防护力⋯⋯想知道是什麼设计?继续看下去就知。


一般运动表在陆地上重视避震、在海底论防水,在空中则是非常在意「抗磁性」,原因无他,正是因为飞行器上布满了电子仪器,而如果表款没有作抗磁处理,则很有可能影响到机芯内部金属零件的运作,进而使走时的精确度降低,甚至造成机件的永久性伤害,那麼一只价格不斐的腕表则如同报销。


▲IWC大飞面盘12点钟位置的三角定位标志,是为了延续飞行员对方位判读的功能性设计。

IWC从三○年代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磁场对腕表影响」的研究,发现似乎有两种个别解决的方式可以防止磁力的作用,分别是将组件的材质由钢替换为合金,以及制造保护壳来避免机件受到外部磁力的影响。而后IWC于1936年推出第一款飞行员腕表,紧接着又在1940年推出这只Big Pilot's Watch的第一代——军事专用的大型飞行员腕表,表款配备了原创的怀表机芯以及大型中置秒针,是专为军事飞行设计的侦察员及飞行员认证的腕表,此系列甚至比品牌着名的飞行表马克系列更早问世,也可以称得上是马克的前辈了。


▲抗磁性强的其中一个关键设计,就在于使用抗磁软铁包覆整体机芯(如小图中的蓝色外圈部分),这一层防护使得腕表能够保持精准的走时。

有关大飞抗磁性的部分,祕诀在于沿用品牌1956年开发的「工程师」腕表所具备能隔离1000高斯(80000A / m)的抗磁防护设计,而其中一个关键的设计,就在于使用软铁包覆整体机芯,有了这一层的防护,才使得腕表能免于受到磁场的干扰,持续保持精准的走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