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IWC經典名作


2018年是IWC萬國錶創立150週年紀念,其中品牌復刻了一款以過往波威柏(Pallweber)懷錶為基礎的跳時跳分腕錶相當引人注目,這款古董懷錶對於IWC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可以算是他們打響名號的代表作,不過品牌畢竟也一路傳承了150年,當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作品絕對不會只有一款波威柏懷錶而已,以下我們就從IWC過往的歷史中,篩選出十款對於品牌甚至錶壇都有一定影響力的經典作品,一起來看看其中你認得多少?


1.1870年-瓊斯機芯

Florentine Ariosto Jones於1868年創立了IWC,兩年後他決定採用一種新型的平台化生產策略,機芯上因此會刻印上獨特的””Pattern”(圖案),同時品牌創作的機芯啟用源自美國市場常見的3/4夾板結構,也與當時的瑞士製錶大不相同,這枚品牌獨家創制的機芯由於擺輪可以藉助一枚加長式微調指針進行調校(後來被稱為「F.A.瓊斯之箭」),也使得IWC瓊斯機芯的名稱不脛而走。


2.1884-波威柏懷錶

如同文章一開頭提到的,波威柏懷錶是IWC史上的一大名作,而它的名稱其實是源自薩爾茲堡製錶師約瑟夫·波威柏(Josef Pallweber)研發的波威柏系統而來,這個系統的特色在於以印有數字的轉盤顯示時、分資訊,取代常見的指針機制,當時品牌大膽啟用這樣的設計,甚至還申請了製作這種無指針懷錶的專利,也讓他們成為製作跳時懷錶的先鋒錶廠。


3.1936年-飛行員腕錶

1930年代IWC的總裁Ernst Jakob Homberger受到熱愛飛行活動的兒子們影響,遂引導品牌在1936年時開發出專為飛行員設計的正港腕錶(而非戴在手上的懷錶),這款適合駕駛艙的腕錶以具有抗磁擒縱系統的83型機芯驅動。腕錶能在攝氏-40~+40度之間可靠運作,對於當時非密閉式飛機或是沒有暖氣的駕駛艙來說非常重要。飛行時間可透過旋轉錶圈調校。外觀上,黑色面盤以及大型夜光數字與夜光指針非常引人注目,不僅在低能見度的條件下依舊能清晰閱讀,由此建立的風格也成為今日IWC飛行錶依循的重要藍本。


4.1939年-葡萄牙腕錶

葡萄牙系列為什麼叫葡萄牙,原來真的跟南歐的那個國家有關。1939年時,有兩位來自葡萄牙的進口商向IWC萬國錶訂購了一批大型腕錶,條件是必須像航海計時儀器一樣精準、錶徑也要比當時的腕錶還要更大。品牌設計師因而將74型懷錶機芯搭載於腕錶上。首款葡萄牙腕錶(型號IW325)的錶殼直徑為41.5毫米,遠遠超過當時普遍的腕錶尺寸,其他特色如軌道式分鐘刻度、阿拉伯數字時標與葉形指針成為這系列令人難忘的記憶點。


5.1950年代-85型機芯與工程師腕錶

1950年IWC推出第一款自製自動機芯——85型機芯,研發這枚作品的靈魂人物是當時品牌技術總監阿爾伯特·比勒頓(Albert Pellaton)。這款機芯最重要特徵是高效率的自動上鍊,與當時大多數的系統不同的是,主發條上鍊使用自動盤雙向擺動,偏心顯示圓盤將自動盤旋轉轉換成搖動柱的擺動,兩個固定在搖動柱的棘爪交替拉動或是滑過上鍊輪,如此一來,自動盤的每個細微運動皆可轉換為彈簧的壓力。由於搭載比勒頓上鍊系統的85型機芯推出後頗受市場好評,也因此IWC在1955年推出第一款工程師腕錶(型號IW666)時就直接配置此款機芯,至於工程師腕錶的特色簡單來說就是增加了軟鐵內殼,保護機芯免受磁場影響,成為品牌研發抗磁技術的代表作。


6.1967年-海洋時計系列

20世紀中葉不少手錶品牌紛紛研發出旗下的潛水運動錶,這跟1960年代用氣瓶潛水逐漸風行有關。因此1967年IWC也研發出自家的第一款潛水錶——海洋時計(型號IW812 AD)。這款錶搭載8541型自動機芯,防水深達200米。這款腕錶並非使用傳統的外錶圈來調校潛水時間,而是在錶鏡下方搭載旋轉內錶圈,可以透過第二個錶冠調校,這種設計最大的優點在於內錶圈不容易被誤觸,迄今也是IWC潛水錶的一大特點。


7.1980年代-與保時捷合作開發鈦金屬腕錶

1980年IWC與保時捷合作設計一款鈦金屬計時碼錶(型號IW3700),這是全球第一款使用鈦金屬錶殼的腕錶。兩年後,這種迷人的材質也被應用於海洋2000潛水錶,這款腕錶同樣由德國工業設計Ferdinand A. Porsche所設計。鈦金屬本身非常堅固,而且約比不鏽鋼輕了三分之一,這種金屬具有極佳親膚性,並且擁有別具一格的灰色霧面光澤,缺點則是加工不易,不過IWC倒是敢於嘗試,成為製作鈦金屬腕錶的先驅之一。


8.1985年-達文西萬年曆腕錶

還記得2017年IWC的年度主打達文西系列吧,這系列在1960年代開發後,到了1985年迎來前所未有的巔峰:在石英錶危機高漲時,當時品牌首席製錶師Kurt Klaus打造出一種機械式萬年曆。這個擁有82枚零件、巧妙簡潔的日曆裝置,結合計時裝置搭載於達文西腕錶系列(型號IW3750)於1985年正式亮相。除了有效精簡機械結構以外,其採用的四位數年份顯示也是一項創新,而它的月相顯示每122年才會產生一天誤差的高精準度到現在還是屬於高水準。


9.2002年-大型飛行員腕錶

IWC在2002年以飛行員腕錶(52 T.S.C.型)為靈感,推出直徑達到46毫米的大型飛行員腕錶(型號IW5002)。這款時計具有過去歷史中作為設計藍本的經典特色,例如霧黑色面盤、箭頭形指標位於12點方向,大型夜光數字時標與指針可確保極佳的讀時性。大型洋蔥式錶冠及加長型錶帶讓人想起飛行錶早期的模樣。這款錶搭載IWC最大的自動機芯——設有比勒頓上鍊系統的5011型機芯——為腕錶提供必要的動力,擁有7天動力儲備,特殊的機制可在168小時後徹底停頓,因此腕錶不會在主發條矩力減弱時運轉,確保腕錶的走時精準度維持高檔。


10.2012年-葡萄牙系列Sidérale Scafusia腕錶

IWC工程師、製錶技師和科技團隊歷經十年時間,研發出葡萄牙系列Sidérale Scafusia腕錶(型號IW5041),堪稱品牌有史以來製造過最獨特、最精密複雜的一款機械腕錶。這款錶最令人矚目的部分當屬品牌專利的恆力陀飛輪,然而在底蓋的空間中另有一番天地,包括星象圖、地平線、地理座標、太陽日、恆星日、日出日落顯示以及晝、夜和黎明時分,這些重要的天文資訊井然有序地一一陳列。同樣不容錯過的尚有全面整合式萬年曆。不僅如此,錶款從錶殼材質、面盤顏色、時標到錶帶皆提供顧客多樣選擇,至少兩百種以上的排列組合,也讓每只Sidérale Scafusia腕錶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