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cheron寶詩龍2024高級珠寶系列融入時裝元素 18億大手筆展出


Boucheron寶詩龍創始人菲德烈克‧寶詩龍(Frédéric Boucheron ),受到父親於巴黎擔任布商,從絲綢專營擴展至蕾絲的影響,驅使他在整個19世紀以黃金及寶石創作出帶有精緻柔軟時裝元素的珠寶。寶詩龍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重溫品牌創始人借鑒高級訂製服裝精神的珠寶設計傳統,推出「Histoire de Style, The Power of Couture系列」,揉入儀典服儀的創意與制式,在水晶及鑽石的巧妙應用、融入織品的特性,使裝飾化為24件頂級珠寶,包括獎章、鈕釦、刺繡、肩章等,是可以用多重方式佩戴的珍貴套件。Histoire de Style, The Power of Couture系列高級珠寶展自2024年3月7日至9日於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展出,採貴賓預約制。

刺繡品(broderies)

借鑒自禮服的樹枝刺繡,姣好地呈現了菲德烈克‧寶詩龍先生鍾愛的蕨類植物形狀。所費工時980小時,渾體以白金鑲座鋪滿鑽石,2片葉片形如正蒙風輕撫。它們可以作為裝飾衣服的胸針,亦可透過巧妙的枝狀卡扣機制,轉變成閃閃發光的髮飾。為了完滿整體造型,工坊製作了一款白金鑽石蕨類王冠,以及兩對適配的耳環。一對為不對稱結構設計,枝葉造型攀附於耳廓,綴以一顆 E VVS2 1.50 克拉的梨形鑽石。將沿著耳朵升起的分支與結合在一起。


獎章(médaille)

所費工時2,230 小時,為了製作徽章底座,世家的巧匠將 15 塊水晶塑形,每塊水晶經單獨切削以對應所鑲飾的獎章-緣此,其上的紋路與絲帶的羅緞紋理完美呼應。獎章切削完成後,工匠遵循雕刻藝術工序,一種結合了手工水晶浮雕或陰雕的古老工藝技術逐一雕刻完成。以鑽石鑲飾的兩只獎章,可自項鍊拆解並以胸針的形式配戴於夾克的翻領之上。此作品另配搭一對夾式耳環及兩款戒指,當中一件更飾以一顆 D VVS2等級的 2.04克拉鑽石。


蝴蝶結(noeud)

Claire Choisne以此套珠寶套組,向經久的服飾代表性元素蝴蝶結致敬。她透過媒材和光線的運用,對圖案進行了重新詮釋,將磨砂水晶的啞光效果與鑽石的銳利光芒並置,令羅緞蝴蝶結光芒四射。所費工時2,600小時,該件可轉換式項鍊共有六種不同的配戴方式,之間的可卸式部份可拆卸作為手鍊配戴;蝴蝶結亦可轉化為胸針或肩飾。此外,中央主石可以拆卸綴飾於戒指上,化身一只單鑽戒指,與另兩款戒指協力組構出完整套組。戒指之一飾以一顆 5.16 克拉的梨形 D FL Type IIA 鑽石,另一只則綴鑲水晶和一顆 2.50 克拉梨形 D VVS1 鑽石。


針織品(tricot)

這款項鍊所費工時1,070小時,設計如同水晶針織品,重新詮釋了織物的 V 形圖案,並體現了寶詩龍的時裝傳統。為了實現織品細節,使用媒材均經過單獨噴砂打磨,並以鎳鈦諾電纜(鎳鈦合金)串接以形成五股頸鍊。鍊身穿插鑽石鍊節,令頸鍊形如由水晶為線所編織的奢華織品,並綴以飾有 長方形鑽石、圓形鑽石和水晶的鈕釦。點睛之筆則為其上的一顆 D VVS2 2.01 克拉圓形鑽石。成套的手鐲則飾以 1.02 克拉 DVVS1 圓形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