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于卡地亚跨越三世纪的艺术创作与工艺传承,英国V&A博物馆宣布举办近30年来首场Cartier卡地亚大型回顾展。此次展览囊括超过350件卡地亚代表作,这些藏品不仅是珠宝艺术的巔峰,更是品牌时代风格与文化转折的缩影。展品涵盖了皇室收藏、名人逸品、首次曝光的珍贵手稿与设计稿,像是伊莉莎白女王加冕时佩戴的Scroll Tiara皇冠、蕾哈娜于《W》杂志封面佩戴的同款、摩纳哥王妃葛丽丝・凯莉的订婚戒、甚至还包括卡地亚历史上最具争议与创新精神的Crash腕表。
回顾卡地亚风格如何从巴黎走向全球
展览首区以「卡地亚风格的诞生」为主题,带观众深入品牌创始初期的设计语境。1900年代初期,卡地亚便以「花环风格Garland Style」打响名号,其灵感源自18世纪法国建筑与装饰细节,拥有轻盈、柔美、线条飘逸的视觉效果。这种设计巧思,让早期珠宝成为皇室贵族女性日常与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选择。
▲印度传统上臂手环Bazuband为灵感的镂空镶钻手环
在这区中,不可错过的还包括以圣甲虫与印度Bazuband上臂手鐲为灵感的作品,从精巧的角石切割宝石镶嵌技术,到镂空结构的立体层次,都展现出卡地亚早年即具备的跨文化吸收与再创造能力。这些作品不仅能在晚宴场合成为焦点,搭配简约剪裁的白衬衫或小礼服,也能立即提升整体气场。
▲卡地亚伦敦设计的圣甲虫Scarab胸针
皇家定制与明星挚爱 从粉钻胸针到蛇形项链的名人印记
如果说工艺是卡地亚的肌理,那麼名人故事则是它最动人的灵魂。第二展区聚焦品牌与皇室、名人之间的深厚连结,从1953年伊莉莎白二世加冕时佩戴的威廉森粉钻胸针,到葛丽丝・凯莉经典订婚戒,都是珠宝与历史交织的代表。最吸睛的,还包括1968年为墨西哥影星玛莉亚・菲利斯量身打造的蛇形项链,整体曲线设计灵动且带有剧场感,极适合性格鲜明的穿搭者,在正式场合之外,也可以拆解为日常层叠配件,低调但依旧藏不住锋芒。
▲玛格丽特公主的胸针
▲1928 年帕提亚拉大君 Maharaja of Patiala)委託订制钻石项链
美洲豹崛起 从时尚图腾到高辨识度品牌设计
卡地亚经典中的经典元素,非美洲豹莫属。这只灵动的豹,自1914年首次出现在腕表上后,便成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象徵。展览中收录多件以縞玛瑙与钻石打造的豹纹作品,包括1978年的镶钻手环,展现出卡地亚对形体、姿态与视觉节奏的掌握。豹纹设计在配戴上更是百搭,不论是搭配西装外套、针织衫,或是牛仔裤与皮外套,都能展现一种不经意却气场满分的霸气风格。
▲美洲豹手环
▲美洲豹手环
水果锦囊与黄钻、翡翠的珠宝盛宴
卡地亚对色彩的实验精神,在「Tutti Frutti 水果锦囊系列」中发挥到极致。1920至30年代是品牌彩宝的创作高峰,本次展览中展示的Mountbatten Bandeau头饰,便是此系列的稀有作品。丰富的红宝石、祖母绿与蓝宝石排列组合,让每一件作品看起来都像是一场珠宝的盛宴。
▲ 1928 年伦敦卡地亚制作的 Mountbatten Bandeau
此外,展览还包括美国名媛芭芭拉・赫顿的翡翠项链与101克拉艳彩黄钻胸针,每一件都可视为彩宝控的梦幻收藏,也足见卡地亚对宝石品质与设计突破的坚持。
▲美国名媛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的翡翠项链
制表与神秘时钟 Crash腕表、登山扣与浮空指针的工艺挑战
最后一展区带领观众进入卡地亚的机械创意世界。从1904年Santos成为史上第一只现代腕表开始,到1967年代表「摇摆伦敦」精神的Crash腕表,卡地亚始终走在制表设计的前端。最具话题性的,莫过于神秘钟系列。那些彷彿悬浮于空中的指针,背后靠的是精密齿轮与水晶机制的完美对位。这些时钟不只是一件物件,更像是时间流动的雕塑。2024年最新推出的登山扣腕表,也体现卡地亚将实用设计艺术化的能力,无论作为日常配件或收藏都极具吸引力。
▲史上第一款现代腕表 Santos 腕表
▲史上第一款现代腕表 Santos 腕表
▲卡地亚神秘钟Mystery Clock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