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買鑽石的「4C」術語!

一顆鑽石的好壞如何判定呢?基本上,國際上會根據GIA所總結的4C標準來為鑽石打分數!那所謂的4C又是指哪4C呢?因此本篇就要為大家介紹這4C的奧秘!

▲判斷一顆鑽石的好壞基本方法可以依照GIA制定的4C標準。

其實,4C指的就是克拉(Carat)、淨度(Clarity)、顏色(Color)和切工(Cut)。上述這四大方法就是對鑽石進行鑑定的分級方法。

首先,來看到「克拉」,這是鑽石用來表示重量的單位,而一克拉等於0.2克。克拉這個詞拉源自希臘語中的克拉「keration」,意指長角豆樹,這是一種從東亞洲廣泛普及到中東的植物。由於角豆與克拉的重量相同,所以早期很常被用來作為珠寶和貴金屬的重量單位。

接著,我們來看到「淨度」。鑽石淨度指的就是鑽石無內含物和表面特徵的程度,因為鑽石是碳元素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形成的,也正因為這個過程導致鑽石產生了內含物,而鑽石的表面特徵顧名思義指的就是鑽石在表面的特徵。一般而言,淨度愈高的鑽石價值也會愈高。而GIA也將淨度分成了11個等級,分別為無暇級(FL)、內無暇級(IF)、極輕微內含級(VVS1和VVS2)、輕微內含級(VS1和VS2)、微內含級(SI1和SI2)與內含級(I1、I2和I3)。

▲顏色分級示意圖。

再來看到「顏色」,雖然多數鑽石看上去都是無色的,但只要細看還是會發現鑽石帶有細微的天然色調。愈是透明無色的鑽石,愈有強大的穿透力,因此經折射和色散後能更顯得絢爛。不過,要找到透明無色的鑽石也是極其不容易,這也就是為何顏色愈透明的鑽石價值會愈高。GIA在鑑定鑽石的色彩時,也發行也發明了一套分級制度,這套標準是從D到Z,顏色由淺至深,因此D色會是最好的。不過當顏色超出Z時,就會被歸類為彩鑽。

▲世界最大的D色心型鑽。

最後一個「切工」指的是切磨比率的精確性和修飾完工後的完美性。要看出切工的質量得先看以下三要點, 分別為明亮度(鑽石反射的光線量),火彩(反射的彩光量)和閃光形態(相對尺寸,分佈以及亮區與暗區對比度)。如果切工很差,那這顆鑽石也無法達到理想的火彩和明亮度。而好的切工應盡可能地體現鑽石的亮度和火彩,並且盡量保持原石重量。此外,鑽石的整體比例和表現也會影響切工的級別,這部分專家會通過評估桌面尺寸,冠角,亭深,腰厚和底尖尺寸和角度等計算出來。目前GIA將切工等級從高到低分為優秀(EX)、很好(VG)、好(G)、一般(F)、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