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如今已經成為製錶業廣泛使用的素材了,除了外裝,甚至還能用於機芯零件,技術的成熟度和信賴性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然而在此之前錶界也是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其間出現過各種前衛的概念,有金屬化的陶瓷,也有陶瓷化的金屬,在材料的外觀和性能上都提出了各自的見解。
BLANCPAIN Fifty Fathoms Bathyscaphe
作為現代五十噚的一個子系列,Bathyscaphe自從2013年推出以來不斷成長茁壯,如今也已經發展成一條頗具規模的產品線了,雖然基本款式仍然只有計時碼錶和大小錶徑兩種三針款,但光靠錶殼材質、錶圈顏色和錶帶種類就衍生出了大量的產品,尤其是錶殼材質,從一開始的不鏽鋼和黑陶瓷一路出到鈦金屬、Sedna玫瑰金、灰陶瓷乃至於藍陶瓷,連本家五十噚都未必有這麼多變化,由此也得以看出這個系列受歡迎的程度。
▲Bathyscaphe的錶圈是陶瓷再加上液態金屬技術,陶瓷的色圈先做出刻度數字的凹槽,再將能跟陶瓷完全密合的液態金屬以加壓的方式填進凹槽,成品的色圈和數字刻度間絕無縫隙,是集團的獨家技術。
這只藍圈灰陶瓷款是2016年的產品;Bathyscaphe從初期的款式就包含了陶瓷版本,不過當時出的是黑陶瓷,灰陶瓷是在那之後先行用在Ocean Commitment紀念版的計時碼錶上,再隔兩年才套用到三針款上頭。雖然講成灰陶瓷聽起來好像只是換了一種顏色,但其實這裡使用的是早幾年由同集團的RADO率先導入的等離子陶瓷,材質雖然具備了陶瓷的特性,但表面的質感更接近金屬,而這款選擇了灰色的成色,表面又施以髮絲紋的霧面處理,看起來其實更像鈦金屬。
▲等離子陶瓷問世當時錶界正在流行這類的陶瓷金屬,讓素材兼具陶瓷的性能和金屬的質感,以這款的表現來說效果相當好,不點明的話看起來跟鈦金屬幾乎沒有兩樣。
錶圈的部分也是;嚴格來說Bathyscaphe在外裝上的技術含量其實比本家五十噚來得繁複,五十噚的錶圈賣點幾乎都集中上面那層藍寶石水晶,相對地Bathyscaphe使用了陶瓷的色圈,而色圈裡的刻度和數字則用上了OMEGA的液態金屬技術,再加上這款的外圈又是等離子陶瓷,整只錶可以說是集Swatch Group外裝技術之大成了。
▲錶款有兩種錶帶,一種是單純的NATO帶,另一種雖然同樣使用織物材質,但作法等同於一般皮帶,中間有填料,邊緣有車線,除此之外內側還有橡膠襯裏,作工相當細緻。
Bathyscaphe造型上的特色在一個「瘦」字,錶款從錶耳的線條、錶圈的寬窄到面盤上的指針時標等等各種元素都給人一種纖細的印象,相較於豐滿的五十噚尤其形成強烈的對比,雖然對專業潛水錶來說它的時標稍嫌小了一點,在極端環境下讀起來可能會比較吃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有些出乎我們對潛水錶刻板印象的造型正是Bathyscaphe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老實說會戴著四十萬的錶去潛水的人應該不會太多。
▲1315機芯是寶鉑首枚自製機芯13R0的自動版,雖然同樣使用三發條盒,但動力只有五天,不像13R0是八日鍊(雖然五天也相當長了)。跟初期的版本相比,現行的1315改換了矽游絲,規格更高檔。
錶款搭載的是BLANCPAIN寶鉑自製的1315機芯,另一方面38mm的小徑版裝的則是FP的1150(雖然FP現在也直屬寶鉑了);38mm一開始相當於是當女錶在賣的,這點從它主打白色就可以看出端倪,不過2017年新出的藍色款頗有囊括偏好小徑的男性的意味,這麼一來機芯的等級或許會成為一個議題,而這跟寶鉑近年逐漸增加搭載1150的款式此一趨勢當可一併觀之。
PANERAI Luminor Composite 1950 3 Days PAM00375
說來這只PAM00375是個出道過程有點特別的錶款,它當初在2011年就已經發表了,卻一直要等到好幾年後才正式上市,這也是它為什麼明明限量2000只卻到2018年都還買得到的理由之一(因為實際上開賣沒幾年)。這款使用的錶殼素材是一種名為Panerai Composite的特殊材質,具體來說是將鋁材施以陽極處理讓它「陶瓷化」的製程;2011年差不多就是陶瓷材質剛要在製錶業普及的頭幾年,當時各家品牌還在摸索這種素材(以及其他相關材質)的可能性,而沛納海的Composite也可以說是其中之一。
▲面盤只在時標和小秒盤部分刻度使用三明治結構,其他像上方的Logo和下方的1950字樣都是用印上去的。為了配合整體復古的印象,錶面上的夜光也選擇了鈍舊的泛黃顏色。
Composite最早是運用在2010年推出的339上頭,隔年才轉用到375(上市則更晚),這種素材嚴格來說是用電解的方式在鋁材表面形成一層皮膜,並非整個變質,而這種做法讓錶殼的外部具備了相當於氧化鋯陶瓷的特性,堅硬、耐刮,但由於內裡仍然是鋁,所以密度差不多只有氧化鋯的一半,整體的重量更輕。
▲鋁材經陽極氧化過後產生的質感跟過去的PVD電鍍截然不同,對當時陶瓷殼還未大規模普及的鐘錶市場來說相當新鮮,而它只在表面形成皮膜的構造也跟整塊燒製的陶瓷根本性地不同。
輕量化對於沛納海這類大徑的錶款來說自然是相當實用,但在小沛的玩家看來這種素材更大的意義應該是它黑化的效果;黑殼的沛納海一直都很受歡迎,在此之前要把錶殼做黑幾乎都是用電鍍的,如今有了這種規格更優越的製法,買錶人自然是趨之若鶩,也因此當初339的限量還從1000只追加到1500只,375甚至直接開出了2000只,熱門的程度可見一斑。
▲陶瓷屬於脆性素材,用於錶扣這種結構部有其風險,因此市面上的陶瓷錶多半會在錶扣使用鈦金屬或不鏽鋼,但Composite的內部仍然是鋁,因此這裡敢直接用來做錶扣。
375搭載的是P. 3000機芯,2011年同年P. 3000系剛剛發表,當時沛納海就挑明了這一系列機芯的定位就是大徑、手上鍊,而作為第一批搭載這枚機芯的375自然也充分體現了這個設定,錶徑高達47mm,再加上Luminor招牌的錶冠護橋,整只錶當真是碩大無朋。相對於巨大的錶殼錶面,錶款面盤上的元素卻都做得小小的,包括上方的Logo、下方的1950字樣和小秒盤都是,而這個比例正好重現了古董沛納海的樣貌,對好古的錶迷來說應該很討喜;尤其是小秒針的位置,這裡秒針固然做得極小,但它跟錶面中央拉出的距離仍然異常的大,甚至連搭載了P. 2002的339都有所不及,完全展現了P. 3000系大徑的優勢。
▲339搭載的雖然是自製的P. 2002機芯,但錶背並未採用透明底蓋,相對地375就露出了底下的P. 3000/1機芯,也因為使用了透明底蓋,佩戴時跟手腕接觸的主要是藍寶石水晶。
一般純陶瓷錶殼常常會將底蓋、錶扣這些結構部換成金屬材質以確保強度,但Composite的內裡仍然是鋁,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所以它連錶圈、護橋和錶扣都是單一素材,材質的統一性相當高。
Fifty Fathoms Bathyscaphe
灰色等離子陶瓷材質/1315自動上鍊機芯/時、分、秒、日期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0米/錶徑43.6mm/參考價:NT$ 409,000
Luminor Composite 1950 3 Days PAM00375
Panerai Composite材質/P. 3000/1手動上鍊機芯/時、分、小秒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旋入式透明底蓋/防水100米/限量2000只/參考價:NT$ 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