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詩龍將舉辦Classics & Signatures珠寶展 滿足對寶詩龍經典的賞藝慾望

文/編輯部

法國珠寶品牌BOUCHERON寶詩龍,即將在4月20日開始舉辦「Classics & Signatures」珠寶盛展,並且在台灣巡迴展出,滿足對寶詩龍經典的賞藝慾望。此次展出作品的著眼點,除了寶石本身的價值,以及每件作品的背景故事之外,另外從設計的角度,去對寶詩龍現代高級珠寶作品的經典性進行理解。

巡展時間依序為3月17日至23日於台北101購物中心3F精品店、3月24日至4月5日於晶華酒店B1精品店、4月6日至20日於微風廣場1F精品店,供貴賓預約鑑賞。

將分為三個篇章:「一個永恆的疑問句」,是向世家標誌性設計「問號項鍊」致敬;其次「忠於形體和設計」是闡述世家形塑結構及抽象轉化的紮實功底;最後「材質的魔法師」,則是對材質運用的精準以及大膽無畏。

一個永恆的疑問句

在品牌創始人菲德列克.寶詩龍先生之前,似乎沒有人想過要對項鍊搭釦只能設置在背後這件事表示懷疑,似乎也沒有人對當時總是對稱嚴謹的傳統項鍊結構懷疑;但正是菲德列克.寶詩龍大膽對此疑惑:「何不讓女性自己穿戴項鍊?」而一切就圍繞著這個簡單的問題而來。1879年,由一系列草圖開始,寶詩龍催生了革命性的The Point d’Interrogation問號項鍊。

問號項鍊打破了長久以來「對稱至上」的項鍊美學,接著是利用創新的金屬結構,讓問號的前端不只能靈活開闔,還能與充滿裝飾性的結尾分庭抗禮,形成巧妙的平衡。而與其說是平衡,更精準地說是高明的牽制,寶詩龍技藝精湛的工匠團隊在十九世紀末克服了這道難題,而其中的難度在於如何讓問號弧線找到適應頸間的完美曲度,並且隨不同的末端承重,而有不同的曲度因應,這是一門流暢的人體工學,它讓每款問號項鍊皆是獨一無二。


▲圖左為1883年俄羅斯亞歷克斯大公向BOUCHERON購入極致華美的祖母綠鑽石孔雀翎羽問號項鍊,贈與他的情人;圖右獨特的問號項鍊是 1889 年於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佳作。本作品呈現不對稱性,卻能保持配戴時的絕佳平衡,是兼具工藝與設計的作品。

打破傳統項鍊拘謹的對稱佈局,問號項鍊的不對稱思維為寶詩龍標誌性的靈感,像是自然、孔雀羽毛、以及蛇等事物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創作視野,那就是有機生命力遠大於規整秩序。因此在問號項鍊背後所意味的「自由」不只是對女性,也是對創作者本身,他們從對稱的束縛裡掙脫出來,並且更理解珠寶與身體之間的關係。「直到如今,我仍不停止在問號項鍊上找出屬於它的時代新意,並放膽去嘗試。」寶詩龍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如此說。於是在這與時俱進的道路上,Claire Choisne總不斷在問號項鍊上,用當代眼光重新詮釋像是常春藤、孔雀羽毛及麥穗等品牌鍾情的主題。


寶詩龍對自然的詮釋原則在於「力求真實」,因此今次一條鑲滿祖母綠的全新Lierre De Paris常春藤問號項鍊便是回歸新綠,每片葉子自有其樣態,沿著問號弧線隨機佈局渾然天成。而為了體現生動,葉片底下暗藏玄機,寶詩龍巧妙運用了「顫動」工藝,讓其能隨身體節奏自然律動,活靈活現。此外,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還特別將問號轉化、延伸至耳際,一副不對稱的Lierre De Paris常春藤祖母綠耳環讓問號弧線流暢在耳骨邊緣,常春藤彷彿沿著耳緣蔓生,是為品牌的問號傳統提出了摩登的新解。

忠於形體與設計

一件珠寶作品之所以能蔚為經典,不是端靠直觀和故事,追根究底還是要回歸設計層面:寶石是「點」,它可以是鑲嵌的最小單位,也可以是眾星拱月的主角;形體是「線」,在不同維度的延伸,所以考驗的是對結構的掌握;最後是「面」,仰賴的是鑲嵌,也是一切質感搭建的基礎。

無論建築、訂製服或動物,它們都有具象的形體可參考,要對它進行提煉是有跡可循的。相較之下,抽象事物的捕捉就挑戰得多,像是寶詩龍會如何用珠寶說出人們心中的陽光?答案就體現在Soleil Radiant項鍊之中。


首先它以「光束」為詮釋基礎,所以一切便由放射狀的直線建構而來,但在每道光束線條上,它並非僅是兩點一線,而是透過你想像不到它們能相容的幾何金屬部件做串連,其一是從方過度到圓,接著圓從大漸進到小。另一個則是由倒梯形過度到扇形,最後以梨形紅寶石作結。寶詩龍讓每個代表「光」的微單位在錯落中和諧,並且高明之處在於,它沒有忽略光的層次感與複雜性,透過一道道巧妙佈局的線性結構,寶詩龍對點、線、面整合上的靈活身手,已不言而喻。


寶詩龍做的是減法,它不會什麼都想說,而是專注於如何把一件事說好。Hôtel Particulier黃色剛玉戒指的靈感源於1858年菲德列克.寶詩龍位於巴黎皇宮花園的首家珠寶店,沒有理所當然將皇家宮殿馳名的門廊納入設計,戒指上以黃色剛玉與鑽石鑲嵌的對稱「三角箭型」符號,其實是對店內鑲木地板的詮釋,一個法式空間裡熟悉的圖騰,其實更有「家」的溫度;而特殊三角箭型也因Boucheron寶詩龍對多元寶石切工與鑲嵌的善用,變成了立體的維度。值得一提的,還有最後黑漆飾邊的心思,它像是為重點畫上了底線,是精彩的神來之筆。

不只從建築裡提煉,寶詩龍許多以蛋面切割彩寶為主石的戒指創作裡,它們儼然已是微建築。蛋面切割旨在保有寶石彩度,不追求多切面,於是經圓潤打磨的寶石便如同建築穹頂。而直接以Cabochon命名,主石為一顆重達64.14克拉蛋面切割紅碧璽的戒指,寶詩龍將蛋面切割的弧線延伸至戒身,這個動作巧妙修飾了主石原本的厚重感,並讓沿著戒緣弧線鑲嵌的黑色縞瑪瑙,憑藉它的黑與紅碧璽分庭抗禮,最後再以鑽石為整體疊加上細節,不因戒指的體量微小,就比較不費功夫,寶詩龍依舊在這毫釐間琢磨著,要將設計做到渾然天成的和諧。

材質的魔法師

1980年代,由於質地裡有一種不同於鑽石鋒芒的通透,天然水晶已在寶詩龍的高級珠寶創作中屢見不鮮,即使這個教人覺得新頴的材質,對比在當時那個依舊只將貴金屬與珍稀寶石視為殿堂正統的年代,著實是個異數,但對充滿異域色彩的材質總懷抱興致的寶詩龍來說,天然水晶並非登不了大雅之堂。不以材質標籤上的價值,去束縛創作的自由,而這個早已在寶詩龍162年歷史脈絡中紮根,大膽無畏的信念,如今正不斷為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開拓創意的新疆界。


Fleur de Nuit丹泉石項鍊的砂金石礦物玻璃雕花為她實現了對夜晚花朵的綺想,砂金表面獨有的微光質地,像是繁星倒影在花間,與樣態真實的鑽石花蕊相應和,忠於材質本身的特性,寶詩龍讓砂金石這樣的個性材質終能成為主角,也讓它的價值回歸到本質裡的獨一性,而非標籤上的評價。此外,Kokochnik藍寶石項鍊的天然水晶,則是為她完成對俄羅斯建築的圓頂想像,天然水晶與閃耀鑽石相互加乘,不同折射質感所碰撞出的斑斕,精確描繪了一種隔著透明穹頂向外凝望,雪國冰封景致的迷離光芒。不過通透並非天然水晶的唯一選項,寶詩龍在Pampille戒指中,特意以霧霜質感的冰晶為基調,為得就是希望用冰晶天生冷調性的色澤,去強化中央重達11.07克拉的緬甸藍寶石主石的深邃。


Rostov鑽石項鍊讓幾何切割的微小白楊木細工鑲嵌在一個圓形曲面上,由於非平面,於是如何讓每塊微小白楊木能穩定順著弧面鑲嵌?十足考驗寶詩龍的工匠團隊。而當白楊木所代表的建築質感,與鑽石交相詮釋出圓頂上融雪晶瑩的詩意,在融洽的整體視覺裡,人們幾乎判斷不出它的材質,沒有讓木頭落入它理所當然的模樣,這是寶詩龍玩轉材質魔法的高明之處。


不讓材質落入它理所應然的模樣,於是白楊木成為圓頂上的馬賽克;而當寶詩龍想要用珠寶表達出紗的質感,它大膽想到了黃金。一條全由金線編織手工鍛造的Delilah項鍊,是寶詩龍工匠對俄羅斯皇位繼承人尼古拉二世提出打造一條紗巾項鍊請求的使命必達,這背後是希望定格一段美麗邂逅:他在舞會上為一見傾心的女子拾起了掉落在地的紗巾,寶詩龍欣然接受了任務,它用柔軟黃金與精湛金工,如實做到了編織質地,不只如此,還能像布料一般柔軟流暢。故事來到今日,世家復刻了一條近乎完全相同的紗巾項鍊,讓此浪漫的邂逅得以於現代重現。這般對黃金與布料的反差玩味,也再度證明寶詩龍對於材質運用的熟稔與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