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sche保時捷在一項與Daimler-Benz AG的合作計畫中,設計了Mercedes-Benz 500 E這輛高性能的GT四門房車。賓士500E有著適合長途行駛的四門房車身段,卻有著超跑級的性能,這輛傑作在1990年巴黎車展上廣受矚目,並於隔年1991年春天發售。為了慶祝500E成為經典之作和紀念誕生30週年,保時捷博物館邀請到兩位參與開發的重要人物,時任產品開發經理Michael Hölscher及時任原型車部門主管Michael Mönig,來介紹這輛車的精彩故事。
▲兩位全程參與開發Mercedes-Benz 500 E的重要人物:時任產品開發經理Michael Hölscher及時任原型車部門主管Michael
兩人就是在這輛車的開發專案中認識的,而他們上一次坐在500E內大約是三十年前。2021年的今天,他們要開100公里,途經祖文豪森、威莎赫、辛德芬根三地,以保時捷博物館為出發點與終點。停在博物館外的是公司收藏的高性能限量版500E,這個車款推行於1994年,即500E產期最後一年;車身顏色為藍寶石黑 (顏色代碼 009),內裝使用大量皮革與木材,門框與車身同色,並配置可電動調整的座椅與卡帶式收音機音響。
「從今天的角度看這輛車,很難相信三十年前、完全沒有CAD系統的情況下,竟然能創造出如此完美的設計,我對車體製造部門同事的能力及卓越遠見感到無盡欽佩。」Hölscher看著500E說道,溫柔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位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他和Mönig一直蹲下,細細端詳獨特的外觀空力套件,這是500E與其他124系列車款的區別之一。
1988年,保時捷從Daimler-Benz AG獲得這項專案的開發合約,雙方在下圖爾凱姆 (Untertürkheim) 簽約。確切的專案要求為「為W124基本款帶來開創性的設計」,且要使用500SL的5.0升V8四氣門引擎。截至1995年4月,開發團隊製造出了10,479種樣本 ── 全都是四人座,因為後軸差速器龐大的體積,佔去後座中央的底部的空間。
▲為了達到更好的重量分配,Mercedes-Benz 500 E的電瓶被移出引擎艙室,改安裝在行李廂右後方。車體前後的葉子板和保險桿飾板也都改造過
▲500E配備標準四速自排變速箱,500E ── 取決於年份 ── 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僅需6.1秒
▲車身顏色為藍寶石黑(顏色代碼 009)
▲高性能限量版500E在內裝上使用大量皮革與木材,門框與車身同色
▲500E配置可電動調整的座椅與卡帶式收音機音響
一輛高性能長途用車
兩位男士至今依然對這部車保有美好的回憶。「三十年前,我和三位同事開這輛車一起去波登湖,一路上我們都在聊天。開到一半的時候,其中一位同事看到儀錶板顯示250km/h,他非常驚訝。我們將底盤、煞車和發動機都調校得很完美,意味著這輛車能保證一流的駕駛體驗。」Hölscher回憶道。在當時,對於煞車有非常多的討論,製作原型車時,開發團隊選擇比基本車款更強大的煞車系統,以確保最佳的煞車平衡表現。500E配備標準四速自排變速箱,500E ── 取決於年份 ── 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僅需6.1秒,最大輸出為326PS(240kW),最大扭矩為480Nm,而最高速度被電子速限控制在250km/h。Mönig在評論該系列旗艦車款時提到:「它動力十足卻不張揚,兼具動感與奢華。500 E不是一款炫耀的車。它代表純粹的低調,只在第二眼時才吸引人的目光。」
他和Hölscher接著開往這趟旅途的第二站:距離保時捷博物館僅數公尺的原魯特大樓。
魯特大樓裡的車身裝配線
「為了確保祖文豪森和威莎赫的良好產能及使用率,這項合作案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Hölscher倚靠在原魯特大樓的磚牆上,細細回憶著。從1990年起,500E的車身開始在位於祖文豪森第二工廠的魯特大樓進行生產,這座建築當時是空的,所以能為500 E的車身裝配線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整個生產流程分工明確:賓士從辛德芬根提供車身部件給祖文豪森;在第二工廠,保時捷團隊用這些部件和在祖文豪森生產的部件組裝車身,例如500E獨特的前擾流氣壩;接著,車身會運回辛德芬根,在那裡上漆;而後又運回祖文豪森的Rössle Bau進行引擎安裝及最終的部件組裝。整個生產流程歷時18天,每部500E都會歷經從祖文豪森運送到辛德芬根兩次。「從物流和後勤的角度看,來回運送車輛部件是很大的挑戰。畢竟,相關部件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抵達正確的地點。」Hölscher解釋說。
在危機中啟動的專案
這兩間汽車製造商的合作時機再好不過了。當時保時捷正面臨重大財務危機,外銷業務收入下降、產量下降,關鍵業績指標幾乎都是負成長。「在那個困難時期,這個專案讓我們學到重要的一課:你應該永遠接受每個挑戰。我們能透過這樣的計畫保持團隊的團結,」Hölscher回憶說。他在保時捷從1982年工作到2016年,接著提前退休。一開始,這家跑車製造商每天生產10輛車;由於需求量大,500E的負責團隊在短時間內就把數字增加到20輛。「我們現在站的地方是整個計畫的起始點,即500E的誕生地。」Mönig說。底盤、變速箱和引擎在第四點安裝進車體,這個過程就是俗稱的「聯姻」,第8點則是成品運送(交付)。
對當時見證這整個過程的兩人來說,看到這輛車進入量產,是最美好的時刻之一。參觀原魯特大樓讓人回味無窮。「500E是我負責的第一個進入量產的計畫。過了三十年,車子從產線下線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Hölscher說。他還十分懷念地回憶起一件事:他的團隊被賦予了很大的自主工作彈性。除了他們都熱愛汽車和摩托車外,他們和同事Mönig還有什麼共同點呢?「我們當年透過500E認識,後來又一起管理其他幾個項目。這是我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Hölscher答道。
令人歎為觀止的表現
80年代末期,Daimler-Benz AG委託保時捷擔任開發服務夥伴,由於它在辛德芬根的124系列產線規模無法拓展,寬車體的500E(後因為車型更新而更名為E500),這意味著原產線無法自行生產這輛車。對公司來說,改造生產設備有失營運效益。公司的原意是,500E乍看要像W124,同時也要樹立新的標竿 ── 對於行家來說,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高性能房車,比一般車型寬56毫米,低23毫米。另外,在保時捷,500E被賦予了「2758」這個項目編號。
Mönig握著方向盤,一邊聽老同事Hölscher分享他第一次開這輛車的印象:「三十年過去了,在這段時間裡汽車工業發生了很多變化。然而即使在今天,500E依然是個優秀之作。它的操控性、縱向加速、煞煞車都非常出色,駕駛這輛富有動態感的車是種享受。我真的很喜歡八缸引擎優美渾厚的聲音。」抵達威莎赫開發中心後,Hölscher將車停在以前的設計工程辦公室前,人稱這棟樓為六角形大樓,是該區產線最早的建築之一,也是他們此行的第三站。這位比勒費爾德 (Bielefeld) 本地人在把車鑰匙交給Mönig時說:「來到這裡感覺就像回到了家。」
能吸入氣流的新車頭燈設計
80年代末期,Mönig的團隊在威莎赫進行500 E的所有開發工作。他和他的同事們在那裡手工改裝了首批14輛基本車款。從第15輛開始,裝配工作在一號大樓進行,那棟樓在當時負責原型車建造,使用的是全新設計的車身外殼部件和修改後的系列部件。原型車的生產促成賓士做出量產的決定。
「我們在這裡開發出500E的設計,並努力將大型引擎安裝進體積相對較小的車身中。」Hölscher回憶說。為了達到更好的重量分配,電瓶被移出引擎艙室,改安裝在行李廂右後方。煞車和排氣系統被大幅更改,車體前後的葉子板和保險桿飾板也都改造過。八缸引擎通過兩個車頭燈周圍的進氣口呼吸,所以能有充足的空氣供應。保時捷擁有90%的開發份額,因此實際上負責了所有傳動系統和汽車部件整合所需的工作。
在平等的基礎上攜手合作
旅程繼續從威莎赫到辛德芬根,抵達此行第四站。 Mönig一邊駛著方向盤,情感湧上心頭,他總結道:「這輛車縱向加速的動態性能令人嘆為觀止。我對這輛車只有美好的回憶,因為當時作為年輕的工程師,我被賦予了很多責任。500E過去是,現在也仍然是我最喜歡的項目。」他熱情地談著方向盤後的輕盈感、耳朵可聽見的引擎聲浪及卓越的駕馭感。他和原型車部門的同事在辛德芬根度過了許多周末。由於所有參與人員的巨大投入,即便進度有延遲,團隊也能在緊繃的時間壓力下儘速彌補進度。他回憶道:「與賓士的同事們的合作氛圍,是非常尊重、專注和平等的,且基於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對他來說,一個關鍵時刻是第一天,他跟同事帶著許多原型車零件開車到辛德芬根工廠。「那是非常特別的時刻。」
在返回祖文豪森的路上,他把窗戶開著一條縫,聽著V8引擎的聲音。再過會兒,把車停在博物館的車庫後,他還會有很多話想說,因為三十年後的今天,500E的卓越性能依然讓它與眾不同。不過在那之前,他只想好好享受開在路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