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Van Cleef & Arpels典藏精粹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這次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將於今年9月26日至12月29日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並匯聚多元藝術形式展出三方典藏精品的璀璨風華,其中展件包含了陶瓷、玉石、玻璃、銅器、銀器、金飾、傢飾、珠寶與鐘錶等多達260件瑰寶。此外,展場共分成五大主題展區,邀請前往觀賞的觀眾穿越時空,一同沉浸於過去的裝飾藝術中。


穿越時空、橫跨東西的藝術之旅

此次展覽依照主題性探索的脈絡,將這些橫跨古今時空和東西地域的展品,透過國立故宮博物院策展團隊、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策展人兼亞洲與伊斯蘭藏品館長的專業,悉心地以材質、工藝及視覺風格,將展品規劃為「自然萬物」、「動靜有形」、「奇幻仙境」、「神祕莫測」和「五彩繽紛」五大單元,並展出 96 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80 件裝飾藝術博物館藏品及85 件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的典藏珍品,展現藝術無國界的雋永魅力。此外,這場展覽以皮影戲為靈感,運用光與色彩的力量,將色調與剪影重疊,營造出游離現實與夢幻的迷人氛圍,再將展台搭配上柔和的光線突顯展品,讓觀眾沈浸在這個空間之中。


主要作品與五大展區

1.主要作品

這件來自乾隆時期的瓶器結構十分複雜,是由四個相互銜接的旋轉部件組成。此外,這個瓶身繪有五彩祥雲紋、紅色蝙蝠、如意紋、以及蓮花和芭蕉葉紋等,並以精緻的鏤空,形成兩對雙龍攫持蓮花和靈芝的圖案,這些不同的裝飾元素在瓶身旋轉中層疊交錯,變化繁複。

▲洋彩玲瓏轉旋瓶。清,乾隆皇帝時期(1736—1795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這款前衛的Zip項鍊是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開創性的設計,其靈感源自飛行外套和軍服上的拉鍊,後來在30年代時引入時裝設計。世家洞悉時尚動態,因此巧妙的將此設計機制用於珠寶創作,其中滑動自如的流蘇式拉鍊頭,使得這件作品具備多樣佩戴方式,既能夠拉開時可做項鍊佩戴,也能在拉闔時轉換為手鍊,且綴飾著由黃K金的心形圖案,更是點綴了祖母綠寶石和鑽石,充分展現出世家所擅長的可轉換式珠寶的設計與偏好。

▲Zip項鍊。1952年。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2.自然萬物

這件Chrysanthemum 胸針使用了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於1933年獲取專利的Mystery Set 隱密式鑲嵌技術,並以隱藏金屬底座的方式鑲嵌寶石,讓布滿胸針的寶石營造出滑順柔和的光影色彩交錯效果。這只胸針在上層採用黃K金隱密式鑲嵌紅寶石,在下層則是以鉑金鑲嵌鑽石完美捕捉菊花綻放之美,並展現獨特紋理與細節,且更是於1937年在巴黎舉辦的「國際應用藝術博覽會」亮相被公認為是一項珠寶工藝的重大創新,體現出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卓越非凡的工藝造詣。


▲CHRYSANTHEMUM胸針。1937 年。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3.動靜有形

這件硯臺是出自於端溪子石。墨池中,浪濤旋渦蜿蜒起伏,而平整的硯堂則是呈現朝陽初升的樣貌。硯臺的側面波濤滾滾,中央有浮雕金烏,右側平面更鐫刻乾隆皇帝作於1775年的御製詩。整件作品的雕刻深淺起伏疏密有致,令渦流波瀾富有韻律感。儘管尺寸不大,但這件硯臺卻堪稱雕塑藝術的傑作。


▲端石海天浴日硯。明(1368–1644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品。
自1906年以來,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便憑藉對黃金精湛的駕馭能力,以多樣的手法來塑造作品的紋理與細節。1962年這件煙盒上綴飾的起伏紋路,就是透過在黃金表面刻劃密集平行的波浪紋,營造出光影變幻的浮雕效果,而煙盒蓋扣上鑲嵌的圓凸式車工藍寶石則為這件作品增添畫龍點睛的效果。


▲煙盒。1962年。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4.奇幻仙境

朱碧山款「張騫乘槎」銀槎,指涉的正是漢代探險家張騫的故事。據說張騫曾受命派遣尋找黃河源頭,最終在銀河這條「天河」中找到黃河的源頭,因此被稱為「乘槎仙人」。這件銀製作品運用空心樹幹的形象描繪出張騫從天界返回時所乘坐的著名木筏,並以簡潔流暢的線條雕琢乾燥樹幹的紋理來彰顯人物的平滑面容。此外,作品底部刻有銘文,意味著這件作品可能出自元代著名銀匠朱碧山之手。


▲朱碧山款「張騫乘槎」銀槎。元至明 (1271–1644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品。

5.神祕莫測

這件於1933年獲得專利的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百寶匣是一款結合精緻美學和實用性的長形方盒,其中隱藏著許多隔層,讓女性可收納所需的化妝品,像是粉餅、唇膏、梳子、甚至是香煙等。在1935年的設計中,邊緣內設有隱藏的鏡子和腕錶。不僅如此,百寶匣的隔層設計令人聯想到Walter Gropius 和Eileen Gray 等現代主義者的作品,而這些作品於蓋子上的裝飾,像是鐫刻的金色圖案、鑲嵌細工或漆飾等,皆展現了豐富多樣的珠寶藝術及亞洲裝飾藝術對世家的影響。


▲CURL 百寶匣。1935 年。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6.五彩繽紛

「碧璽佩」、「胭脂紅彩杯」、「紫水晶鐲」等以下幾樣從國立故宮博物館中精選的展品皆呈現粉紅色與紫色色調,其中有三件作品的色彩源自礦物質,而另外兩件碧璽作品,則是以精湛的鐫刻工藝打造出如意、蝙蝠、龍等圖案。線條筆直的紫水晶鐲呈現紫水晶天然的紫灰色調,而另外兩件作品的色彩是由人工打造而成的。玻璃碗的金紅色是經由燒製前於紅色染料中加入金粒呈現出的效果,而白色的部分則是透過琺瑯層打造,其中晶瑩透亮粉紅色是這件作為酒器的玻璃碗獨樹一格的罕見特色。


▲碧璽佩。清(1644–1911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品。

▲玻璃碗。清,乾隆時期 (1736–1795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品。

▲胭脂紅彩杯,大明成化年製款識。清,康熙年間(1662–1722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品。

▲紫水晶鐲。清 (1644–1911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品。

▲碧璽雙耳瓶。清 (1644–1911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