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6000枚零件、23項複雜功能的超級座鐘 江詩丹頓270週年巔峰之作


VACHERON CONSTANTIN 2025年為慶祝270週年推出的La Quête du Temps座鐘,無疑是一項史詩級的存在,它高達1.07公尺,重達250公斤,歷經7年研發,集結6,293枚零件並能展示23項複雜功能,還申請了7項專利,從規模到細節都屬於宏篇鉅製,儼然是一部活生生的時間交響曲。


▲江詩丹頓為慶祝270週年推出此座鐘,歷時7年研發,以藝術與製錶技術禮讚人類對時間與宇宙的追尋,並於2025年9月17日~11月12日在巴黎羅浮宮展出。

這件作品首度亮相的地點,更讓人感受到它的份量。江詩丹頓選在2025年9月17日~11月12日,在巴黎羅浮宮的Mécaniques d’Art展覽中成為核心展品,這不僅是江詩丹頓與羅浮宮的合作成果,也是一場跨越古今的對話,展覽還會並陳十件品牌館藏珍寶,其中就包括江詩丹頓在2016年修復的「創世紀」天文座鐘,將製錶工藝的歷史脈絡一一串連。

機械人偶不再是裝飾,而是計時核心

這款座鐘最驚人的突破,在於將機械人偶提升到計時功能的層次,穹頂中棲息著一位「天文學家」小金人,它並非單純用於裝飾,而是以優雅動作指示小時與分鐘,每一次舉手投足,都是精準的報時,這種顛覆傳統的設計,讓座鐘在視覺與功能上都別具震撼力。這個靈感可追溯到18世紀啟蒙運動的「奇珍異寶」,當時的作品融合科學與藝術,目的在於激發驚奇與好奇心,江詩丹頓以當代工藝重現這份精神,讓人偶既是故事主角,也是計時的靈魂。


▲天文學家動偶以青銅鑄造並鍍18K黃金,身上雕刻星座並鑲嵌132顆鑽石,姿態優雅地指示時間,將人偶由裝飾昇華為具複雜功能的報時結構。

穹頂:星空、月相與晝夜交響

頂部玻璃穹頂上,靠著手工微繪出1755年9月17日江詩丹頓創立當日的日內瓦星空,這可不是浪漫點綴得想像,而是經過日內瓦天文台科學家嚴謹考證的成果,七大黃道星座與可辨識星體都忠實重現,彷彿將品牌誕生那一刻的天空定格於永恆。


▲正面可見直徑28mm的超大陀飛輪,顯示15天動力儲存、萬年曆、閏年、日期及日出日落,功能齊備卻保持清晰可讀性。

穹頂內還有一顆立體月亮,沿半圓軌道逆跳運轉,其精準度高到110年不需調校,甚至內部另設獨立發條盒來驅動這套逆跳系統,再加上隨機排列的羅馬數字小時與阿拉伯數字分鐘刻度,每次人偶指示時間時,都展現不同的姿態,讓觀者始終保持新鮮感。


▲背面展現北半球即時星空,以恆星日週期旋轉並顯示恆星時,另搭配季節、二分二至及十二星座顯示,金質太陽指標與琺瑯環營造精緻的天文意象。

天文鐘核心:陀飛輪與25項複雜功能

中央天文鐘是整件作品的心臟,搭載專為此作開發的9270手動上鏈機芯,擁有15日動力儲存,由5個發條盒驅動,正面設計宛如天體儀,以四層水晶盤營造立體層次感。最吸睛的,是直徑28mm的超大陀飛輪,它的外緣以及處於相對位置的日夜顯示外緣合計共鑲滿100顆長階梯形切割鑽石,約重11.6克拉,華麗卻不失機械感,陀飛輪上還加設放大鏡,觀者能細細欣賞每一個運轉細節。


▲穹頂內的立體月亮沿半圓軌道逆跳運行,月相顯示可準確維持110年無需調校,其獨立發條盒專為逆跳運動供能,成為創新專利結構之一。

除了陀飛輪,天文鐘還配備逆跳小時與分鐘、雙逆跳動力儲存、格里高利萬年曆、日出日落、黃道十二宮與精密月相等25項複雜功能,其中,雙逆跳動力儲存更以青金石和月光石妝點,形成藍白漸變的視覺效果,背面則展示北半球星空圖,以恆星日週期旋轉,讓人窺見時間在宇宙尺度下的流轉。


▲基座內以158個凸輪驅動動偶,能演繹144種不同姿態,其精密系統將時間資訊轉化為動作,確保天文學家姿態自然流暢,如真人般傳神。

基座:人偶舞蹈與音樂劇場

若說穹頂與天文鐘承載著天文科學的精準,那基座就是情感與藝術的舞台,內部裝置能驅動天文學家人偶展現144種姿態,靠的是158個凸輪組合而成的複雜系統。當人偶啟動時,隱藏於基座的金屬琴與哇音管會響起,由法國知名音樂人Woodkid譜寫的三首旋律隨之流淌,每場演出長1分30秒,可以按需求啟動,也能設置在24小時內自動上演,讓這場「時間劇場」自動上演。


▲超大陀飛輪與日夜顯示盤外緣鑲嵌100顆長階梯形切割鑽石,共重約11.6克拉,閃耀光芒襯托陀飛輪旋轉之美,強化整體視覺震撼力。

更令人讚嘆的是,基座上以青金石、紅碧玉、銀曜石等寶石雕刻出太陽系行星,地球以藍銅礦呈現「藍色星球」的光輝,木星則以碎紋瑪瑙渲染,這是一幅兼具科學準確性與藝術美感的宇宙圖景。


▲背面外圈以水晶嵌片搭配金質雕刻的十二星座,精細浮雕工藝展現立體感,營造星象運行的詩意景觀。

工藝大成:跨界合作的結晶

La Quête du Temps座鐘並非單一工坊的孤立創作,它是跨領域協作的縮影,江詩丹頓攜手機械人偶大師François Junod、專業鐘錶品牌L’Épée 1839,以及日內瓦天文台科學家,共同實現這座宏作。從珠寶鑲嵌、珍珠貝母細工、水晶內嵌、琺瑯彩繪,到青銅雕塑與玻璃微繪,每一種工藝都在這件作品中留下印記,天文學家人偶身上的132顆鑽石,象徵主要星辰,金色表面則由18K黃金鍍層點綴,讓科學與美學渾然合一。


▲基座頂層以青金石為背景,搭配多種硬質寶石刻劃太陽系,地球以藍銅礦、火星以紅碧玉、木星以碎紋瑪瑙,並以珍珠貝母嵌片呈現各行星名稱,營造星河景致。

這款極為罕見的超級座鐘,是江詩丹頓對270年品牌歷史的禮讚,更是人類文明對時間與宇宙探索的一部詩篇,它突破了傳統時計的定義,把科學、藝術、機械與音樂融為一體。這件座鐘的價值,不在於能否收藏(它屬於非賣品),而在於它如何讓人重新思考時間的本質,當人偶優雅地指示分鐘,當星空在玻璃穹頂中緩緩轉動,觀者見證的已不只是時間,而是人類與宇宙的永恆對話。


▲基座配置音樂裝置,由金屬琴與哇音管組成,能奏響Woodkid創作的三首旋律,全程約1分30秒,可選擇即時或每日自動演奏,增添聽覺饗宴。


La Quête du Temps座鐘 

不鏽鋼、水晶、青金石材質/9270手動上鍊機芯/逆跳時、逆跳分、逆跳日期、星期、月份、閏年顯示/陀飛輪裝置/萬年曆功能/星空圖/日出日落時間顯示/十二星座顯示/季節顯示/日夜顯示/立體逆跳月球顯示/雙逆跳動力儲存顯示/動偶鑲鑽132顆,約重0.35克拉/晝夜顯示圓環和陀飛輪外緣分別鑲長階梯形切割鑽石共100顆,約重11.6克拉/尺寸1070x503mm/重量2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