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保时捷Porsche 911 Turbo S的空气力学系统


文/编辑部

Porsche持续针对历代911车款的空气力学方面不断精进,更于空气力学领域开创许多先河,保时捷主动空气力学套件(PAA)能根据驾驶路况、时速及所选驾驶模式,更精确地调整车辆的空气力学特性。PAA首度搭载于2014年发表的前一世代911 Turbo车款,如今自718至Panamera和Taycan等各车系均採用主动空气力学元素。相较于历代车款更强大、更动感且更舒适的保时捷911 Turbo S旗舰车型,也有所强化。

保时捷空气动力学开发主管Thomas Wiegand博士解释道:「没有任何一款跑车的空气力学能媲美全新911 Turbo S达到灵活地应对各种驾驶情境。空气动力学工程师经常面对两难的情况,须在极速与低油耗下追求低阻力系数,且为了驾驶动态而追求高下压力;然而,两项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保时捷主动空气力学套件(PAA)解决上述空气力学目标间的矛盾。911 Turbo S智慧系统的全面延伸,使其在空气动力学配置实现多种可能性,达成最佳驾驶动态演绎和最小阻力。更重要的是,空气力学部件在各种驾驶情况下都具备更大潜力,以满足特定的驾驶动态需求。」


▲保时捷强化911旗舰车型的主动式空气力学系统(PAA),可根据驾驶路况、时速及所选驾驶模式,更精确地调整车辆的空气力学特性

全新911 Turbo S具备三项主动式空气力学部件:全新设计的主动式冷却空气阀门、可变式前扰流翼,与可延伸、调整倾斜角度的尾翼;除了911 Turbo车型基本空气力学配置(即保时捷主动空气力学套件「Speed」与「Performance」模式)外,额外新增了「Eco」模式。

此外,保时捷主动空气力学套件(PAA)强化后也涵盖「Wet」湿地模式,透过将空气力学平衡向后轴转移,让车辆在湿地行驶时稳定性更高;而气动煞车功能则可在高速状态中紧急煞车 时,依据车速与路况提升牵引力和下压力,以缩短煞车距离,并在煞车过程中维持行驶稳定性。保时捷主动空气力学套件(PAA)也适用于开启滑动式天窗或敞篷车顶时,藉此稳定车辆周围的气流变化。整体共有8种不同的空气力学配置,各配置由特定的主动空气力学部件组合搭配作动。

保时捷主动空气力学套件(PAA)的进化不仅为应对特定驾驶操作需求,同时对空气力学特性本身产生显着影响:全新设计的主动式前扰流板与后尾翼可提升15%的下压力,确保高速行驶时的驾驶稳定性及动态性能。调整至Performance位置情况下(启动Sport Plus模式),最大下压力更高达170 kg,而911 Turbo S的Cd风阻系数也会随空气力学模式不同而有所改变,关闭冷却空气阀门和收起前后扰流翼的情况下,能够达到0.33Cd的最低风阻。

主动式冷却空气阀门:可连续调整启闭动作

新开发的可调控主动式冷却空气阀门,能有效减少行驶阻力进而降低油耗,装置设于前保桿下方左右两侧进气口,除可连续调整启闭动作外,也可控制通过散热器的冷却空气流量。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平衡当下散热需求、散热器风扇运转所需电力,及冷却空气阀门所产生的空气力学效益。因此,当时速70 km/h时冷却空气阀门会完全关闭,如此即可在日常行驶中创造低风阻以提升油耗表现。 而当车速超过150 km/h起,主动式导流板会线性地开启,以强化高速行驶中的空气力学平衡。此外,当车辆处于Sport、Sport Plus和湿地驾驶模式等状态下,或是关闭保时捷车身动态稳定系统(PSM)及按下扰流板启动按钮时,主动式导流板也同步开启。


▲主动式冷却空气阀门开启时


▲时速70 km/h时冷却空气阀门会完全关闭,在日常行驶中创造低风阻以提升油耗表现


▲车速超过150 km/h起,主动式导流板会线性地开启,以强化高速行驶中的空气力学平衡

前扰流板:以气压分段驱动的先进装置

全新911 Turbo配备的主动式前扰流板在空气力学表现上较前一代车型显着进化,气压伸缩式前扰流板,除了面积增加外,伸展与回缩的作动时间更短且压力更低。在启动装置的辅助下,三段式装置可以分别充气,前扰流板由弹性塑料(弹性体)制成因此得以转动,当外翼子板伸展时,中间部分可以缩回或伸展并具备多种调整方式。

预设位置:扰流板唇完全缩回,并透过本身弹性体的预紧力和911 Turbo S车身底部的磁铁固定在适当位置上。

Speed位置:仅扰流板唇的两个外侧区域会扩展。因此,更多的空气被引导至车身周围进而降低前轴的抬升力。

Performance位置:唇部的三个部分均同步扩展,提供以性能为导向的空气力学配置,并在前轴提供最大的下压力。在此位置时,扰流板唇中间的 「911 turbo S」 的浮雕徽饰也清楚可见。

其控制单元和空气压缩机设置在行李厢侧面,气动模组体积较前代车型更加紧凑。行李箱容量增加3公升,可变前扰流板唇也增加前悬角度,有助于日常行驶时使用:在基本位置时,车辆的离地高度较高,因此适合于停车迴转或行驶通过减速带区域。

后尾翼:如今具备更多新功能

尾翼採用轻量化结构:具备独特的Turbo专属造型设计,较前代车型除重量减轻440克,可提供空气力学表现的有效面积则增加8%,尾翼的基础构造是由发泡材质及锻造嵌件组成,上层运用两层碳纤维强化塑料(双向CFRP纤维),下层则由单层玻璃纤维强化塑料(三向GFRP纤维)组成。尾翼具备可伸展和倾斜角度的电动调整功能-主要取决于速度和所选择的驾驶模式。 根据驾驶模式的不同,除了为人熟知的「Speed」和「Performance」位置外,如今更增加了其他位置:

附带伸缩翼的节能位置如今适用于更大的车速范围,因此车辆在行驶时的阻力最小。

当车速高于260 km/h时,Performance II位置的气流攻角变小进而降低阻力,并减轻后轴轮胎负荷,以避免增加轮胎压力,其优势在于强化轮胎的纵向和横向动态表现并赋予轮胎更大潜力,特别像是在赛道上激烈操驾的性能车款,而日常行驶的实用性和驾驶舒适性也得益于更具适应性的胎压。

在第二种新增的湿地位置时,翼板的延伸效果极佳但尚未开始倾斜角度。结合完全缩回的前扰流板唇,当启动湿地模式时,空气力学平衡会向后轴转移,以提供更高的车尾和驾驶稳定性,确保车辆在湿滑路面上拥有更出色的安全性。


▲尾翼採用轻量化结构,较前代车型除重量减轻440克,可提供空气力学表现的有效面积则增加8%


▲尾翼在「Speed位置」


▲尾翼在「Performance位置」


▲尾翼具备可伸展和倾斜角度的电动调整功能,主要取决于速度和所选择的驾驶模式

全新功能:湿地模式和气动煞车

在新的湿地模式下,重点在于湿滑条件下的驾驶稳定性。如果前轮拱内标配的感测器侦测到因水花飞扬导致路面明显湿滑,仪表板上会显示相应的信息给驾驶者,此时驾驶即可透过整合至方向盘的旋钮启动「WET Mode」湿地模式。除了上述的空气力学部件的调校外,所有相关控制系统的设定均为达到最高驾驶稳定性。 高速行驶状态下若是全速煞车,全新气动煞车功能即会自行启动,接着前扰流板和尾翼则会切换至「性能位置」。更强的阻力和下压力可减少制动距离,同步提升煞车时的行驶稳定性。

控制策略:空气力学的广泛应用

保时捷主动空气力学套件(PAA)作动情境与条件:


附设扰流板按钮的PAA控制策略与运动升级模式相同。

除上述基本位置外,PAA套件也可针对滑动式天窗或敞篷车顶的开启相应作动,分为7个后尾翼的相应位置;各位置配置参数计算设备之间的差异,也视车型为轿跑车或敞篷车而定,以及是否在车头和车尾安装具有不同车身轮廓的Sport Design造型外观套件。

保时捷空气力学技术里程碑

早在1971年,保时捷就已经在911 S车型上安装了第一组前扰流板,藉此加快车底的空气流动,并将部分空气引导到车侧,进一步降低车头气流的举升力。

1972 年,保时捷在Carrera RS 2.7车款上推出了空气力学发展的一项里程碑,这是一部专为赛车运动而设计的车款:不仅配备了低斜的前挡板,并且在后箱盖上方装设一组造型独特的扰流板,也就是传说中的「鸭尾」。

1975年,第一部911 Turbo问世,其外观最独特之处在于大型的固定式后扰流板,其黑色外壳由PU材质(聚氨酯)制成。

1989年,首款配备电动伸展功能后扰流板的车型首次亮相:964系列的911 Car-rera 4。这是保时捷迈向主动式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第一步。

2014年,保时捷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主动式空气动力学套件的911 Turbo跑车。前、后扰流板此时已可根据车速和驾驶模式的不同进行伸展调整。

▲911 Turbo S具备三项主动式空气力学部件:全新设计的主动式冷却空气阀门、可变式前扰流翼,与可延伸、调整倾斜角度的尾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