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rari法拉利2025年10月揭曉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跑車的可量產底盤與核心部件,目前已全面涵蓋內燃引擎、油電混合系統(HEV)、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PHEV)及純電動系統四大技術領域。全新Ferrari純電動跑車將尖端科技與卓越性能完美融合,同時延續了躍馬標誌性的駕駛樂趣。承襲品牌在汽車工程領域的深厚造詣與手工匠造精神,新車的各個核心部件皆是自主研發並製造,匯集了超過60項Ferrari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底盤與車身結構中更是在Ferrari歷史上首次有75%採用再生鋁合金製造,生產過程中可減少6.7噸二氧化碳排放量。Ferrari全新純電動跑車的發布進程將延續至2026年,2026年初率先揭曉內裝風格與設計理念,春季時舉行全球發表會,正式呈現這款完美融合尖端科技與設計美學的非凡之作。
超短軸距底盤設計
Ferrari對電動化技術的探索可追溯至2009年F1賽車中汲取靈感的首款油電混合解決方案,而這款新車則凝聚了躍馬在該領域長期耕耘的深厚積澱。從2010年的Ferrari 599 HY-KERS原型車、2013年的Ferrari LaFerrari,到品牌首款可外接充電式油電混合跑車Ferrari SF90 Stradale、Ferrari 296 GTB,乃至近期問世的Ferrari 849 Testarossa,躍馬品牌持續積累技術經驗,為今日打造出全面卓越的純電動跑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車的車身架構採用短前懸與短後懸設計,駕駛座位置前移、貼近前軸,電池則完全整合於車身底板。電池模組安裝於前後軸之間,其中85%集中配置在盡可能最低的位置,令這款純電動跑車的重心相較同級內燃引擎車型降低了80 毫米,因而具備更加優異的動態性能。
在車身後部,Ferrari創新研發了品牌史上首款柔性機械副車架,有效減少座艙噪音與震動,同時確保新車具備躍馬車型一貫的高剛性與出色的操控表現,盡可能避免車重增加。此外,源自Ferrari Purosangue並針對Ferrari F80進行升級的第三代48V主動懸吊系統,能將過彎力最佳化分配至四個車輪,進一步提升駕乘舒適性、車身控制與整體動態表現。
Ferrari首款純電動跑車搭載品牌完全自主研發與製造的雙電動驅動軸,每個車軸均配備一對永磁同步電動馬達,並採用源自F1技術、現已量產化的「海爾貝克陣列」結構。具體而言,前軸與後軸電動馬達的功率密度分別達到3.23千瓦/公斤與4.8千瓦/公斤,峰值功率輸出時的效率均高達93%。前軸逆變器完全集成於車軸結構內,總功率達300千瓦,重量僅9公斤。
電池底盤一體化系統
基於Ferrari「整合優先」的開發理念,電池這一原本獨立的結構被精簡為僅由雙殼體構成的一體式模組。電池在Maranello完成設計與組裝,能量密度達到近195瓦時/公斤,為電動車領域樹立全新標竿。此外,電池配備專屬冷卻系統,可最大程度優化熱能分布,帶來卓越且穩定的性能表現。
新車提供三種駕駛模式,分別為續航模式(Range)、巡航模式(Tour)與性能模式(Performance),三種模式可根據電能輸出、可用功率與牽引力進行智能調控。此外,透過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駕駛者可於五級漸進式扭力與動力輸出間自由切換,體驗層層遞進的加速快感與更直接的操控回饋。
車輛控制單元(Vehicle Control Unit)以每秒200次的頻率更新車輛動態參數,對懸吊系統、牽引力分配與轉向系統進行預測性調節,賦予新車無與倫比的敏捷性、穩定性與精準響應。
針對聲浪這一躍馬跑車不可或缺的標誌性特質,Ferrari透過自主研發的精密控制系統,讓純電跑車的聲浪源自機械部件的真實振動。高精度感測器負責採集動力系統零組件的機械震動,經放大處理後,真實呈現專屬聲浪,如此既強化駕駛過程中的感官體驗,也為駕駛者提供直觀的聽覺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