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派对、成為镁光灯下的追逐对象,甚至变身為美食与品味的代言人,许多厨师不再只是厨房的灵魂之一,更展现出属于个人的真正价值,并在国际舞台大放光采,而推波助澜的幕后功臣,就是名列美食评鑑一大盛事的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以下简称50 Best)。
其实这个评鑑,一开始只是英国饮食杂誌《Restaurant》推动的一项小型指南,未料推出之后颇受好评,于是便不再侷限于自身品牌,不只逐渐树立权威性,更一步步威胁到米其林指南的地位。
此外,50 Best也不再是单纯的美食评鑑制度之一,其商业模式开始进化,每年皆进行异业结盟、举办讲座、策划颁奖典礼,除了将焦点放在餐厅与食物以外,更将厨师在幕前大量曝光,塑造专业又具个人魅力的形象,整个美食界宛如化身成星光熠熠的时尚界,每年的颁奖典礼都会挖掘出新的厨艺明星,当然也吸引了不少忠实的支持者。
只是颁个奖何必如此铺张?或许有人会產生这种想法,但不可讳言,场地与活动规格直逼奥斯卡颁奖典礼也是50 Best的看点之一。场外铺着红地毯,与会贵宾走完之后,会在布置好的看板前稍作停留,让媒体有时间拍照并进行简单的访问,接着参与典礼前的酒会,这也是与熟人打招呼、认识新朋友、了解同业动态的重要交流时刻。
▲El Celler de Can Roca餐厅的Joan Roca谈论家庭是未来的美食哲学。
正式的颁奖程序并没有想象中这麼冗长,更有看头的,或许是颁奖完之后的庆功宴,得奖者发表感言,现场充满各种美食美酒,夹杂着採访与热络的交谈声,就像一场跨越国籍的欢乐派对。
50 Best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光是因為砸大钱办活动,更精确的说,是抓住了人们的喜好。相较于米其林指南的一星到叁星评鑑方式,50 Best选择用「排名」的方式进行评比,而人们通常对第一名与最后一名总是比较感兴趣,「谁会是今年的TOP1」、「谁吊车尾进入50 Best」、「今年谁的名次上升或下降」,这种能激起竞争意识的排名模式,不只让厨师们在意,观眾亦屏息以待。
▲Daniel Humm 与Will Guidara是Eleven Madison Park拔得2017年头筹的功臣。(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此外,评鑑范围广泛也是50 Best发展如此快速的原因之一,亚洲版与拉丁美洲版纳入了米其林指南尚未到达的地方,这种率先插旗的营运策略,让人想不注意都不行,而且还设立世界最优秀女厨师奖、世界最优秀甜点师奖,让致力于研发美食的族群受到更多肯定。
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50 Best在光鲜亮丽之餘也招来一些恶评,不完善的评鑑制度是其中一项。相较于米其林指南採用神秘客方式评比,50 Best的评审小组完全公开,成员包含美食评鑑家、餐厅经营者、主厨、美食作家,每个人都有七票。有些人质疑,每位评审的标准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偏颇;或是厨师与评审彼此有交情,為了人情而投票;也可能评审只是随机投票,根本没去自己选的餐厅用过餐。
虽然评语有好有坏,但50 Best的确做到许多以往美食界做不到的事,也让各个地方的厨师与美食拥有更好的交流平台,在良性竞争与相互切磋的情况下,厨艺与食物将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也打破国与国之间的隔阂,世界饮食文化彷彿浓缩成一场华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