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其林指南的5大迷思

2018年台湾迎来第一届《米其林美食指南》后,《米其林美食指南》对我们而言就不再是出国才有机会品嚐的美食。虽然耳闻《米其林美食指南》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不过坊间对于鑑定的细节和误会却大大存在着。本篇就藉由几个常让人混淆的《米其林指南》迷思,一一解密。

迷思一:米其林厨师? 米其林餐厅?

事实上《米其林指南》的评鑑是针对餐厅而非餐厅厨师本人,因此所为的米其林星级厨师是不复存在的。期限为一年的《米其林指南》都会按照餐厅提供的食物品质水准来进行评价,如果无法保持水平将会失去米其林星。对餐厅的环境、食物等方面有如此严厉的鑑定,都是在反映餐厅团队合作的结果,因此《米其林指南》的星级肯定是针对餐厅,而非主厨本身的个人功劳也是非常合理的。

迷思二:《米其林指南》不评价餐厅服务

虽然米其林根据餐厅食物品质发表评价,但《米其林指南》的内容远远超过此一项目。《米其林指南》评审认为,餐厅环境以及服务员的专注力和亲和力都能让用餐体验更舒适。因此,另设有以叉和刀为符号,以及以亭子作为符号的类别,藉此额外符号标示餐厅的舒适度和品质。获得一个刀叉符号,代表那是一家舒适的餐厅,豪华餐厅一般获得最高的五级。符号可能是黑或红色的:黑色表示是基本舒适,而红色表示场所非常舒适。


迷思三:法式料理比较容易摘星?

负责走访全球各地的《米其林指南》评审员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团队本身即是一个文化大熔炉,此目的主要是不让评鑑结果偏袒于某种料理,必须对各地文化的不同食品持有开放的态度。有鑑于此,《米其林指南》在未来将会到其他地方发掘更多美食。

迷思四:《米其林指南》的餐厅都很贵?

承接上一个迷思,大家对于《米其林指南》与法式料理画上等号的刻板印象,其实综观本次获选为《台湾米其林美食指南》的餐厅并非如此,像是过去在《新加坡米其林美食指南》和《香港米其林美食指南》中都都可以看到不少平价美食获得星级的肯定,这就说明了只要是美食,根本无需天价。

迷思五:米其林评审都是匿名来评鑑?

米其林评审和电影演的不一样,还记得《天菜主厨》电影中有一幕讲述耳闻餐厅两位客人为米其林评鑑员,因而让餐厅的所有人员都战战兢兢完成手边所有工作。然而现实真的是如此吗?米其林评审员的身分绝对要保密的原因是在于确保他们的独立性与自由说出对餐厅和料理的想法。然而,《米其林指南》团队的部分成员,有时候确实必须表露身份,这是为了进行「技术性访问」,获取餐厅的最新资料和资讯,比如餐厅和酒店的菜单和照片等。一旦评审员向餐厅表露身份(以便执行技术性访问),他将不再被指派去评价该餐厅,评价餐厅的任务转交其他同事匿名再访。米其林规定评审员,最低限度是每18个月就必须探访每一家列入指南的餐厅,至于实际探访次数,并无上限。餐厅不能、也不被允许花钱换取列入指南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