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名廚的推手: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參加派對、成為鎂光燈下的追逐對象,甚至變身為美食與品味的代言人,許多廚師不再只是廚房的靈魂之一,更展現出屬於個人的真正價值,並在國際舞台大放光采,而推波助瀾的幕後功臣,就是名列美食評鑑一大盛事的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以下簡稱50 Best)。
 
其實這個評鑑,一開始只是英國飲食雜誌《Restaurant》推動的一項小型指南,未料推出之後頗受好評,於是便不再侷限於自身品牌,不只逐漸樹立權威性,更一步步威脅到米其林指南的地位。
 
 
此外,50 Best也不再是單純的美食評鑑制度之一,其商業模式開始進化,每年皆進行異業結盟、舉辦講座、策劃頒獎典禮,除了將焦點放在餐廳與食物以外,更將廚師在幕前大量曝光,塑造專業又具個人魅力的形象,整個美食界宛如化身成星光熠熠的時尚界,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會挖掘出新的廚藝明星,當然也吸引了不少忠實的支持者。
 
只是頒個獎何必如此鋪張?或許有人會產生這種想法,但不可諱言,場地與活動規格直逼奧斯卡頒獎典禮也是50 Best的看點之一。場外鋪著紅地毯,與會貴賓走完之後,會在布置好的看板前稍作停留,讓媒體有時間拍照並進行簡單的訪問,接著參與典禮前的酒會,這也是與熟人打招呼、認識新朋友、了解同業動態的重要交流時刻。
 
▲El Celler de Can Roca餐廳的Joan Roca談論家庭是未來的美食哲學。
 
正式的頒獎程序並沒有想象中這麼冗長,更有看頭的,或許是頒獎完之後的慶功宴,得獎者發表感言,現場充滿各種美食美酒,夾雜著採訪與熱絡的交談聲,就像一場跨越國籍的歡樂派對。
 
50 Best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光是因為砸大錢辦活動,更精確的說,是抓住了人們的喜好。相較於米其林指南的一星到三星評鑑方式,50 Best選擇用「排名」的方式進行評比,而人們通常對第一名與最後一名總是比較感興趣,「誰會是今年的TOP1」、「誰吊車尾進入50 Best」、「今年誰的名次上升或下降」,這種能激起競爭意識的排名模式,不只讓廚師們在意,觀眾亦屏息以待。
 
▲Daniel Humm 與Will Guidara是Eleven Madison Park拔得2017年頭籌的功臣。(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此外,評鑑範圍廣泛也是50 Best發展如此快速的原因之一,亞洲版與拉丁美洲版納入了米其林指南尚未到達的地方,這種率先插旗的營運策略,讓人想不注意都不行,而且還設立世界最優秀女廚師獎、世界最優秀甜點師獎,讓致力於研發美食的族群受到更多肯定。
 
不過,正所謂樹大招風,50 Best在光鮮亮麗之餘也招來一些惡評,不完善的評鑑制度是其中一項。相較於米其林指南採用神秘客方式評比,50 Best的評審小組完全公開,成員包含美食評鑑家、餐廳經營者、主廚、美食作家,每個人都有七票。有些人質疑,每位評審的標準不同,可能導致結果偏頗;或是廚師與評審彼此有交情,為了人情而投票;也可能評審只是隨機投票,根本沒去自己選的餐廳用過餐。
 
 
雖然評語有好有壞,但50 Best的確做到許多以往美食界做不到的事,也讓各個地方的廚師與美食擁有更好的交流平台,在良性競爭與相互切磋的情況下,廚藝與食物將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也打破國與國之間的隔閡,世界飲食文化彷彿濃縮成一場華麗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