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米其林指南的5大迷思

2018年台灣迎來第一屆《米其林美食指南》後,《米其林美食指南》對我們而言就不再是出國才有機會品嚐的美食。雖然耳聞《米其林美食指南》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不過坊間對於鑑定的細節和誤會卻大大存在著。本篇就藉由幾個常讓人混淆的《米其林指南》迷思,一一解密。

迷思一:米其林廚師? 米其林餐廳?

事實上《米其林指南》的評鑑是針對餐廳而非餐廳廚師本人,因此所為的米其林星級廚師是不復存在的。期限為一年的《米其林指南》都會按照餐廳提供的食物品質水準來進行評價,如果無法保持水平將會失去米其林星。對餐廳的環境、食物等方面有如此嚴厲的鑑定,都是在反映餐廳團隊合作的結果,因此《米其林指南》的星級肯定是針對餐廳,而非主廚本身的個人功勞也是非常合理的。

迷思二:《米其林指南》不評價餐廳服務

雖然米其林根據餐廳食物品質發表評價,但《米其林指南》的內容遠遠超過此一項目。《米其林指南》評審認為,餐廳環境以及服務員的專注力和親和力都能讓用餐體驗更舒適。因此,另設有以叉和刀為符號,以及以亭子作為符號的類別,藉此額外符號標示餐廳的舒適度和品質。獲得一個刀叉符號,代表那是一家舒適的餐廳,豪華餐廳一般獲得最高的五級。符號可能是黑或紅色的:黑色表示是基本舒適,而紅色表示場所非常舒適。


迷思三:法式料理比較容易摘星?

負責走訪全球各地的《米其林指南》評審員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團隊本身即是一個文化大熔爐,此目的主要是不讓評鑑結果偏袒於某種料理,必須對各地文化的不同食品持有開放的態度。有鑑於此,《米其林指南》在未來將會到其他地方發掘更多美食。

迷思四:《米其林指南》的餐廳都很貴?

承接上一個迷思,大家對於《米其林指南》與法式料理畫上等號的刻板印象,其實綜觀本次獲選為《台灣米其林美食指南》的餐廳並非如此,像是過去在《新加坡米其林美食指南》和《香港米其林美食指南》中都都可以看到不少平價美食獲得星級的肯定,這就說明了只要是美食,根本無需天價。

迷思五:米其林評審都是匿名來評鑑?

米其林評審和電影演的不一樣,還記得《天菜主廚》電影中有一幕講述耳聞餐廳兩位客人為米其林評鑑員,因而讓餐廳的所有人員都戰戰兢兢完成手邊所有工作。然而現實真的是如此嗎?米其林評審員的身分絕對要保密的原因是在於確保他們的獨立性與自由說出對餐廳和料理的想法。然而,《米其林指南》團隊的部分成員,有時候確實必須表露身份,這是為了進行「技術性訪問」,獲取餐廳的最新資料和資訊,比如餐廳和酒店的菜單和照片等。一旦評審員向餐廳表露身份(以便執行技術性訪問),他將不再被指派去評價該餐廳,評價餐廳的任務轉交其他同事匿名再訪。米其林規定評審員,最低限度是每18個月就必須探訪每一家列入指南的餐廳,至於實際探訪次數,並無上限。餐廳不能、也不被允許花錢換取列入指南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