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中「刺身」的9个冷知识


生鱼片在日本称为「刺身」(さしみ,音Sashimi),是以新鲜的生鱼、贝类切片,再蘸酱油、山葵等调味料食用,是一种经典的日式料理,在台湾也有不少餐厅能够吃到。既然尝过生鱼片,就来了解一下美味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冷知识吧!

*为什麼叫做「刺身」?

「刺身」一词始于日本室町时代,词汇的由来有很多说法,第一种说法指的是刺在鱼片上的竹籤和鱼皮,因为鱼片去皮后不容易分辨种类,过去渔民会用竹籤将一小块鱼皮刺在鱼片上识别,这种方法称为「刺身」;第二种说法,刺身是日语「刀」(Tachimi)的转音,而刀工也确实是制作生鱼片的关键;第三种说法是指「切成薄片的肉」,「刺」的意思是切成薄片,「身」则是「肉」的意思。

*刺身不是只有鱼肉

日本四面环海,渔业发达,所以刺身中最常见的就是生鱼片,但其实刺身并不仅限鱼肉,也可以是鸟、牛、马做成的新鲜生肉片。


*中国比日本更早食用刺身

生鱼片又称「鱼生」,根据文献记载,生鱼片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其实比日本更早。中国早于周朝就有食用鱼生的纪录,古称为鱼膾、膾或鱠。

*刺身下的竹叶作用是?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过,正宗的日式料理在供应刺身时,会在生鱼片下放一片竹叶?其实过去冷冻条件不发达,竹叶的作用是防止细菌、保持卫生,但随着冷冻技术进步,现在的竹叶只剩下装饰用途了。

*制作刺身需要专用刀具

切生鱼片需要极锋利的刀具,以避免切割的时候破坏鱼肉的纤维组织,影响口感。因此制作刺身的师傅通常会有5~6把专用刀,并细分为去鳞、横剖、纵剖、切骨等各自不同的用途。


*如何分辨刺身是否新鲜?

刺身的新鲜度可以从切面的顏色看出,如果鱼肉的色泽浑浊暗淡,就表示已经不太新鲜了。最直接避免吃到不新鲜刺身的方法,就是选择客流较多的店,较能吃到新鲜食材。


*食用刺身的顺序

通常在食用刺身时,师傅会按照味道由淡到浓的次序上桌,让客人先食用较清淡的白身鱼,接着品尝贝类等鲜甜水产,最后再吃味道较浓的赤身鱼,或是油脂较重的鱼。

*配菜的作用

综合刺身的盘中通常会有很多时令配菜,如萝卜、紫菜等,这些配菜除了增加装盘美观,还能去除口中其他料理的味道,使生鱼片的味道更为显明。


*日本人不吃鮭鱼刺身吗?

传闻因为鮭鱼有寄生虫,所以日本人不吃鮭鱼刺身。但其实日本人不是不吃鮭鱼刺身,而是因为鮭鱼档次较低,所以高级日本料理较少供应。至于鮭鱼刺身是否带有寄生虫,则与餐厅的冷冻条件是否完善有关,要吃的话建议谨慎选择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