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中「刺身」的9個冷知識


生魚片在日本稱為「刺身」(さしみ,音Sashimi),是以新鮮的生魚、貝類切片,再蘸醬油、山葵等調味料食用,是一種經典的日式料理,在台灣也有不少餐廳能夠吃到。既然嘗過生魚片,就來了解一下美味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吧!

*為什麼叫做「刺身」?

「刺身」一詞始於日本室町時代,詞彙的由來有很多說法,第一種說法指的是刺在魚片上的竹籤和魚皮,因為魚片去皮後不容易分辨種類,過去漁民會用竹籤將一小塊魚皮刺在魚片上識別,這種方法稱為「刺身」;第二種說法,刺身是日語「刀」(Tachimi)的轉音,而刀工也確實是製作生魚片的關鍵;第三種說法是指「切成薄片的肉」,「刺」的意思是切成薄片,「身」則是「肉」的意思。

*刺身不是只有魚肉

日本四面環海,漁業發達,所以刺身中最常見的就是生魚片,但其實刺身並不僅限魚肉,也可以是鳥、牛、馬做成的新鮮生肉片。


*中國比日本更早食用刺身

生魚片又稱「魚生」,根據文獻記載,生魚片出現在中國的時間其實比日本更早。中國早於周朝就有食用魚生的紀錄,古稱為魚膾、膾或鱠。

*刺身下的竹葉作用是?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過,正宗的日式料理在供應刺身時,會在生魚片下放一片竹葉?其實過去冷凍條件不發達,竹葉的作用是防止細菌、保持衛生,但隨著冷凍技術進步,現在的竹葉只剩下裝飾用途了。

*製作刺身需要專用刀具

切生魚片需要極鋒利的刀具,以避免切割的時候破壞魚肉的纖維組織,影響口感。因此製作刺身的師傅通常會有5~6把專用刀,並細分為去鱗、橫剖、縱剖、切骨等各自不同的用途。


*如何分辨刺身是否新鮮?

刺身的新鮮度可以從切面的顏色看出,如果魚肉的色澤渾濁暗淡,就表示已經不太新鮮了。最直接避免吃到不新鮮刺身的方法,就是選擇客流較多的店,較能吃到新鮮食材。


*食用刺身的順序

通常在食用刺身時,師傅會按照味道由淡到濃的次序上桌,讓客人先食用較清淡的白身魚,接著品嘗貝類等鮮甜水產,最後再吃味道較濃的赤身魚,或是油脂較重的魚。

*配菜的作用

綜合刺身的盤中通常會有很多時令配菜,如蘿蔔、紫菜等,這些配菜除了增加裝盤美觀,還能去除口中其他料理的味道,使生魚片的味道更為顯明。


*日本人不吃鮭魚刺身嗎?

傳聞因為鮭魚有寄生蟲,所以日本人不吃鮭魚刺身。但其實日本人不是不吃鮭魚刺身,而是因為鮭魚檔次較低,所以高級日本料理較少供應。至於鮭魚刺身是否帶有寄生蟲,則與餐廳的冷凍條件是否完善有關,要吃的話建議謹慎選擇店家。